少年小说网

少年小说网>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 > 姓氏原来有差别(第1页)

姓氏原来有差别(第1页)

“姓氏”一词,如今只当作姓名或姓来使用,也就是说,“姓”和“氏”是一回事,但是在古代,“姓”和“氏”却有着天壤之别,而且与人的身份密切相关。

《说文解字》:“姓,人所生也。古之神圣母,感天而生子,故称天子。从女从生,生亦声。”由此可见,“姓者,生也,人所秉天气所以生者也”,本来是代表有共同血缘、血统、血族关系的族号。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:“神农母居姜水因以为姓,黄帝母居姬水因以为姓,舜母居姚虚因以为姓是也。感天而生者母也,故姓从女生会意。”其义甚明。

而“氏”则是“姓”的分支,由于子孙繁衍,一个家族分为若干分支,迁居各地,每一分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,称为“氏”。比如周代为姬姓,为了有效地控制被征服的地区和部落,分封姬姓贵族、功臣和异姓的联盟为诸侯,于是产生了温、郑、召、姒(sì)、姜等“氏”。

因此可以这样说:“姓”本来是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,“氏”本来是父亲一系的血缘关系。宋代学者郑樵在《通志·氏族略》中说得非常清楚:“三代之前,姓氏分而为二,男子称氏,妇人称姓。氏所以别贵贱,贵者有氏,贱者有名无氏……姓所以别婚姻,故有同姓、异姓、庶姓之别。氏同姓不同者,婚姻可通;姓同氏不同者,婚姻不可通。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。”之所以“贵者有氏,贱者有名无氏”,这是因为“氏”从君主的封地、赐爵、所任的官职,或者死后的谥号而来,比如周文王第四子姬旦,姓姬名旦,因为封地在周,故称周公。平民百姓不可能有以上特权,因此“有名无氏”。这也就是所谓“氏所以别贵贱”的含义。

“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”,顾炎武在《日知录》“氏族”一条中说:“姓氏之称,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。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,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。”此时姓、氏已不分。顾炎武又说:“氏一再传而可变,姓千万年而不变。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姓、氏的本质性区别。

有趣的是,汉代以后反其道而行之,“姓”居然成为父系血缘的代号,“氏”居然成为母系血缘的代号!比如“刘氏”即指刘姓人家的媳妇。先秦时期的“同姓不婚”原则,本来指同一母系血统不能成婚,后来居然指同一父系血统不能成婚!“姓氏”的变迁实在是充满了戏剧性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战国纵横:鬼谷子的局(1-8)  大清盐商  杂草的故事  鱼羊野史·第2卷  施主,请留步  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  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  巨人的陨落  鱼羊野史·第4卷  鱼羊野史·第1卷  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  鱼羊野史·第5卷  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  我讲个笑话,你可别哭啊  闪开,让我拥抱幸福:乌云背后的幸福线  我读书少,你可别骗我  煮酒探西游  白鹿原  这个词,原来是这个意思!  鱼羊野史·第3卷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