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小说网

少年小说网>这个词是啥呀 > 老死牖下为何代指善终(第1页)

老死牖下为何代指善终(第1页)

《左传·哀公二年》:“简子巡列,曰:‘毕万,匹夫也,七战皆获,有马百乘,死于牖下。群子勉之,死不在寇。”这是晋国和郑国开战前夕,晋国的国卿赵简子巡视军队,拿普通人毕万为例,说他虽是一个匹夫,但是跟随晋献公征战,七战都有功,被封为拥有百乘之地的卿,而且“死于牖下”。赵简子鼓励将士们努力,未必就会死在战场上。

杜预解释说:“死于牖下,言得寿终。”为什么“死于牖下”就意味着寿终正寝呢?

《说文解字》:“牖,穿壁以木为交窗也。”段玉裁解释说:“交窗者,以木横直为之,即今之窗也。在墙曰牖,在屋曰窗。”这是说:“牖(yǒu)”是开在墙上的窗,“窗”是开在屋顶的天窗。段玉裁又说:“古者室必有户有牖,牖东户西,皆南向。”古时房屋坐北朝南,门在西,牖在东,当然也都朝南,便于阳光照射进来。北墙上开的窗叫“向”,不过也有叫“北牖”的。

古时病人卧床,通常要在北牖之下,死后才迁到南牖之下,即郑玄所说:“疾时处北墉下,死而迁之当牖下。”当牖即南牖。这是为了便于“沐浴而饭含”。“饭含”是丧礼之一,用珠、玉、贝、米等物纳于死者之口,这就是所谓“饭于牖下”。然后是以下一系列仪式:小敛(沐浴、穿衣、覆被),大敛(将尸体入棺),殡(停放灵柩),祖(祭礼),最后才是下葬。

死在自己家里,“饭于牖下”,因此“牖下”、“死于牖下”和“老死牖下”都借指寿终正寝。同时,因为寿终正寝属于自然死亡,因此“老死牖下”又用来比喻终生碌碌无为,比如《金瓶梅》第四十七回:“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,桑弧蓬矢,不能邀游天下,观国之光,徒老死牖下,无益矣。”古时男孩儿出生后,要用桑木作弓,蓬草作箭,射天地四方,表示男儿志在四方,这就叫“桑弧蓬矢”,否则白白老死牖下而毫无益处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大清盐商  巨人的陨落  这个词,原来是这个意思!  我读书少,你可别骗我  杂草的故事  施主,请留步  世界上所有童话都是写给大人看的  闪开,让我拥抱幸福:乌云背后的幸福线  我讲个笑话,你可别哭啊  鱼羊野史·第4卷  鱼羊野史·第1卷  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  鱼羊野史·第3卷  煮酒探西游  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  鱼羊野史·第5卷  鱼羊野史·第2卷  战国纵横:鬼谷子的局(1-8)  白鹿原  我知道你没那么坚强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